“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这首《乌苏里船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在东北山林之间古老民族赫哲人生动的生产生活图景。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锦3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这一地区山清水秀,河汉纵横,为渔猎生活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条件,几千年来以渔业经济为核心,逐渐形成了集衣食住行、民族语言、宗教礼仪、民族舞蹈、民生民乐的为一体的赫哲族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赫哲族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先秦时代的密山新开流肃慎文化时期,在先秦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抱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黑水鞋辐·赫哲名字的由来首先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的《清实录》上记载并得以传承。清顺治初期的几年内,赫哲部被清政府“编户”形成族体。“赫哲”作为族称,最早见于官方文献是《清圣祖实录》:“康熙二年癸卯……三月、壬辰(1663年5月1日)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这里的“国”是女真各部,不是今天国家的概念。俄国人曾称赫哲(那乃)族为“高尔谍”、“戈尔德”、“乌德哥”、“阿枪”及“阿其涣”人,或称之为“那笃奇斯人”与“纳特基”人。译文中,称“那乃”之前多称为“果尔特人”。中国清政府刊刻的《皇清职贡图》中出现了今天赫哲族的3个组成分支—“奇楞”、“七姓”、“赫哲”。“奇楞”的意义和来源有“与鄂伦春同源说”和“姓氏说”等几种。“七姓”是赫哲族的7个氏族,并非族称。“赫真”是“东方”、“下游”之意。他们对外都自称“赫哲”。“赫哲”是从“赫真”变音而来,而“赫真”又是“黑斤”、“黑金”、“黑津”、“黑筋”、“黑哲”、“黑折”、“赫斤”、“赫金”、“赫锦”等的同音异写,这些名称在《清实录》、《满洲源流考》、《宁古塔纪略》、《柳编纪略》、《宁古塔山水记》、《西伯利东偏纪要》、《吉林通志》等历史文献中都出现过。
在俄国东侵之后赫哲先民被分裂为跨国民族。居住在俄国境内的约2万多人,称为“那乃人”,居住在我国境内的约4600人,称“赫哲族”。清代的“黑斤”、“赫哲哈喇”即是赫哲族的先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5354人,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
二、赫哲族的文化及现状
(一)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象征。赫哲族无本民族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但由于赫哲族人口稀少、居住较为分散等原因,赫哲族语言适用范围和发展传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随着“外来移民”的不断增加,赫哲语的交际功能受到削弱,赫哲语的使用经历了一个由社会退人家庭,由家庭全体人员退而局限于部分老人的过程。目前会使用赫哲语的人几乎全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既不懂也不愿学,赫哲语正面临濒危困境。
面对这种危机状态,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旦当老人们去世,这门存在了几千年的语言就将永远从地球上消失,如果赫哲语失传了,赫哲族将失去最重要的民族特征。所以对赫哲语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应当在老人们辞世前完成全部搜集整理工作,否则就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赫哲族语言的全貌。
(二)伊玛堪说唱艺术
伊玛堪是赫哲族劳动人民长期流传的一种说唱文学艺术,其最早的含义为鱼即哈(鱼),现在的含义,有的认为是故事之意,有的认为是表示赫哲族这个捕鱼民族的歌。其形式有说有唱,类似汉族的“大鼓”、“苏滩”以及蒙古族的“说书”,现有50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伊玛堪说唱艺术是以颂赞原始部落间征服与反征服中的莫日根(英雄)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对伊玛堪一词,迄今为止,很难做出语源上的解释。过去,赫哲人并没有对口头文学进行细致的分类,只是与“说胡力”(民间故事)和“特伦固”(民间传说)相对,把那些长篇说唱古代莫日根(英雄)故事的口头文学形式,习惯地称作伊玛堪。伊玛堪说唱人被赫哲人尊称为“伊玛卡乞玛发”,或者称为“伊玛堪奈”,即说唱伊玛堪的人。
但珍贵的伊玛堪在口耳相传了几千年后,现已到了面临失传的关键时刻。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学习这门古老艺术的人越来越少,这门古老的艺术面临着难以传承的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三)宗教信仰及萨满舞
赫哲族目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他们认为有多少种动物就有多少种神,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其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等三派,各派约有六个品级。“萨满”是通古斯语,意为“发狂的人”,相传“萨满”跳神时,进人癫狂状态,方可施展法术,以此得名。萨满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赫哲族生活各方面都发生着紧密联系,如祛除疫病、占卜预言、招魂求子、驱鬼消灾等等。萨满跳神均穿神服,包括神帽、神衣、神裙、神手套和神鞋等。萨满的神具有腰铃、神鼓、铜镜、鼓糙、神刀、神杖、龙头杖、神杆等。
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萨满跳神已经演变成一种现代表演形式“萨满舞”,只有在赫哲族的大型节日里才能看到萨满的身影。目前萨满舞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让萨满舞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世代传承下去,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四)民间手工艺及饮食文化
赫哲人的穿着多以鱼皮为原料,因为生活在高寒地带,无法种植棉花、麻等用于纺织的作物,而且在古代,因交通、战乱等因素,赫哲族与中原交往不便,很难获得棉织品。他们常年靠捕鱼为生,衣食住行几乎样样都和鱼相关联。他们把完整的鱼皮晒干,经过专门的熟皮工艺处理,制成柔软的鱼皮材料,再按照纹理进行精美缝合,在衣服的连接处还镶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案。据文献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赫哲族就已懂得用鱼皮做衣服,并掌握了鱼皮制作技艺,历史上曾以“鱼皮部落”闻名于世。鱼皮服饰的缝制工艺别具风格,因材制衣、依顺物性、追求天然是其独有的特色。
长期以来,由于鱼皮服饰特有的观赏、收藏等研究价值,购买者多为国内外的各级博物馆、文化研究部门或收藏家。近些年,一些年轻人发展创新,利用传统的鱼皮剪贴技术创制了反映赫哲风俗的“鱼皮镂刻粘贴画”等现代鱼皮工艺品,将传统的鱼皮文化延伸到艺术、旅游等领域。目前鱼皮制作技艺已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掌握这种技艺的老人逐渐离世,也面临消亡危机,急于抢救与保护。
赫哲族有吃生鱼的习惯,从色皮、鱼子到鱼肉、鱼脆骨都有生吃的妙法。客人光临,渔民们为考验你是不是真正的朋友,使拔刀从活蹦乱跳的鱼身上割下一块肉,用刀挑起递给你,如果客人从刀上咬下鱼片吃下,那就会得到热情的款待,否则就别想登家门。赫哲族招待亲友和客人常以“刹生鱼”表示尊敬。刹生鱼的制作,是用鲤、鱿、鲜、蝗、鳍等鱼先将肉从鱼骨上剔下两整块,切成相互连接的鱼条,再将鱼肉从鱼皮上片下,切成鱼丝,然后拌上用开水烫过的土豆丝、绿豆芽、杨皮、韭菜、辣椒油、醋、盐等,吃起来清香鲜嫩。
赫哲人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糙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如今赫哲人在饮食上与汉族趋同,绝大部分人家均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
(五)民间艺术
赫哲族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门类众多。民间音乐方面,赫哲族老人都能触景生情地唱出优美动听的曲调,大致可分为“伊玛堪”、“嫁令阔”、“百本”、“博布力”四大曲调。流传的民间舞蹈有萨满舞、天鹅舞、叉草球舞、鱼鹰舞、簧火舞等。民间图案、雕刻及绘画艺术极为丰富,早年穿的衣服、鞋帽和被褥上都绣有云纹、水纹、几何形和花朵、蝴蝶等各种图案,生动逼真,雅致精细,木制家具、器皿特别是桦皮盒子都刻有非常精细、协调的花纹,有的还装有铜钱,有的“激达”(扎枪)上的花纹更是十分美观。民间体育项目众多,有叉草球、射箭、赛船、顶杠、拉杠、滚木轮、效嘎拉哈等。但随着当今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赫哲族民间艺术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现阶段赫哲族文化保护所取得的成就
(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取得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帮助和当地政府及赫哲人共同努力下,赫哲文化的保护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对赫哲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和整理,并且深人赫哲族聚集居住区进行考察和调研,编写了《赫哲语简志》、《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和《赫哲族简史》等,这为赫哲族文化保护和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抢救赫哲族民间文学联合调查组”先后多次进驻赫哲地区,采录了大量民间文学资料,经过翻译、整理后出版,这同样为开发和保护赫哲族的历史、文化、经济、宗教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赫哲地区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确认和申报工作,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见成效。其中,“赫哲族伊玛堪”、“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及“桦树皮制作技艺”已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并确定了赫哲族传承人。“鱼骨工艺”、“鱼皮镂刻粘贴画”、“桦树皮画”、“赫哲族嫁令阔”、“赫哲族萨满舞”、“赫哲族乌日贡大会”、“赫哲族叉草球”、“赫哲族特仑固”、“赫哲族说胡力”、“赫哲族天鹅舞”、“赫哲族剪纸”、“赫哲族传统婚俗”、“赫哲族食鱼习俗”、“赫哲族传统服饰”均已被列人省级保护项目并分别确定了传承人。
(二)赫哲地区开展的保护工作
赫哲族聚集地区的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1世纪初期,就在佳木斯同江市建立了“中国赫哲族博物馆”,在街津口建立了“赫哲族文化村”,并且建立了“中国赫哲族网站”、“赫哲族历史文化资料库”等数字化赫哲族资料库,还成立了“赫哲族文工团”、“赫哲族少儿艺术培训中心”、“赫哲族研究会”、“伊玛堪艺术团”、“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多年来佳木斯同江市街津口以及佳木斯郊区敖其一直开设民族文化课,内容包括民族历史、音乐、体育等。近年来又开办了长期的伊玛堪培训班,对来自赫哲族的民间艺人进行专业培训。同江市在2008年举办了“三江流域赫哲族首届传统工艺大赛”,大大促进了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
在保护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以及下属同江和郊区等赫哲族聚集区的各级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举办了各种学术研讨会的同时,还组织举办了第四至第九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并且还组织参与了十余次省及国家级的大型文体活动和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为保护和弘扬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赫哲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一点思考
(一)发挥好政府的职能作用 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官员对不同的文化,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应给予理解与尊重,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衡量文化的价值,尤其是对那些人口较少,生活在交通较为偏僻,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域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不能简单地认定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落后保守”的,“奇风异俗”的,甚至是“封建迷信”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支持。如涉及赫哲族城市的规划、新建、改造工程,如何保持原有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应该进行一定规范。
(二)处理好经济效益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处在快速的商业流通中,例如许多有价值的少数民族文物流失,少数民族工艺品被贱卖,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存在所谓的“城市开发”、“旧城改造”中遭遇毁灭性破坏。摆在我们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迅速建立起一种有效机制,遏制少数民族文化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边缘化趋势,应当检讨将遗产作为一种文化手段,谋取地方经济利益,反而破坏了其文化土壤的做法。
借助市场经济手段展示赫哲族传统历史文化。举办赫哲族旅游节,提高赫哲族在国内及世界上的知名度等等,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如此,既可以使文化的传承者有一定的经济收人.同时又能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并促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三)建设好赫哲族数字资料库工程
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赫哲族的文化缺少了文献的记载和传承,这更使得许多口传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加快了流失速度,因此抢救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数字数据库的迫切性就愈显重要。应本着濒危优先、无形优先、独特优先原则,建立赫哲族语言有声电子词典、赫哲族依玛坎音像数据库、赫哲族音乐歌舞音像数据库、赫哲族图案月圈布影像数据库、赫哲族鱼文化数据库、赫哲族文化遗存研究发掘数据库等,用以记录和传承赫哲族文化遗产。
(四)吸收国外民族文化保护的成果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比较晚,一些地方还不完善,许多发达国家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法国和日本等国制定了各种法律制度以保护和奖励各种美术家、艺术家以及传承人,并不断完善至今。
参考文献:
[1]许明,花建文化发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金龙日.松花江畔唱新歌,—黑龙江省同江市赫哲族60年教育发展纪实[J],中国民族教育,2009 (10): 13-15.
[3]庄善洁.赫哲族民族研究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j].图书馆建设,2005 (4).
[4」刘敏.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报,2006.
[5」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二年〔A].北京:中华书局,1985.
选自《中国民族文博》作者:王海 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