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金芳,女,鄂伦春族,1956年3月17日出生于呼玛河流域。1964年--1972年在白银纳读书,1972年--1974年在呼玛县第二中学读书,1974年8月--1975年1月在白银纳村劳动,1975年2月--1978年2月在白银纳乡中心校任教,1978年3月--1979年1月在大兴安岭地区师范学校学习,1979年2月--1985年7月在白银纳学校任教师、副校长,1985年8月--1987年7月在黑龙江省委党校党政干部理论基础科专业学习,1988年8月回白银纳学校、教师任副校长,1989年6月--1994年1月在呼玛镇第三小学任教师、工会主席,1994年2月--2002年7月任呼玛县人民政府办副主任、县长助理、副县长,2002年8月--2003年8月在呼玛县人大作副主任工作,2003年8月至今在地区红十字会任会长职务。
关金芳呼玛河流域人,从小在家族浓重的文化氛围下学会鄂伦春民歌五百多首,会讲民间故事,掌握传统民间集体舞及萨满舞的基本舞步,精通鄂伦春语言,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民歌、剪纸、传统服饰、萨满服制作技艺、萨满舞、吕日格仁舞)六项代表性传承人,肩负着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塔河县鄂伦春“非遗”传承工作,传承民歌学生二百多人,制作传统服饰、萨满服一千多件,制作技艺徒弟二十多人,剪纸作品被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收藏、内蒙古《鄂伦春旗剪纸》一书所采用,被呼玛县《鄂伦春剪纸》一书所采用。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成立了白银纳民间艺术团,培训与传承鄂伦春族省级传承项目“鄂伦春吕日格仁舞”、“斗熊舞”、“萨满舞”。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参加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际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2002年参加香港第二十四期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培训班课程。2004年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国际民俗展,并参加鄂伦春原生态民歌演唱会,录制鄂伦春民歌20余首。2004年参加中国红十字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受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接见。2005年10月,参加“中国首届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文化博览会”及演唱会。2005年10月参加中国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项目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歌演唱会。2006年,被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研究会评为优秀会员称号。2006年8月,参加庆祝黑龙江省呼玛县解放建政六十周年暨中国“俄罗斯年”文化艺术交流文艺演出。2007年12月,被黑河市人民艺术剧院、黑龙江中俄民族风情园聘为艺术顾问。2008年12月,白银纳民间艺术团参加首届漠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歌舞服饰展演中创作的歌舞《大山的回声》荣获一等奖,歌曲《依恋火红》创作一等奖,鄂伦春服饰展演《从远古走来》荣获创意一等奖,鄂伦春萨满舞《神韵》创作一等奖,演唱的《大兴安岭我的家》荣获演唱一等奖等十三个奖项。2009年参加五十六个民族庆祝新中国60华诞大型(唱响中华)文艺晚会。200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原生民歌展演”活动。2009年参加太原中国原生民歌展演“中国风,民歌会”演出。2008年8月,白银纳鄂伦春民间艺术团在中国北极村为国家领导人李长春等专场演出。2009年8月,在黑龙江省首届少数民族少儿声乐舞蹈器乐比赛中,歌曲《兴安岭美丽的地方》获得创作三等奖。2009年10月,参加“北京传统音乐节”研讨会及挪威民间音乐专场音乐会。2009年10月,参加中国红十字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2009年10月,组织艺术团参加中华民族博物院鄂伦春馆开园仪式及演出。2010年2月,参加由文化部和国家民委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多彩民族”综合专场演出。2010年3月被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心”研究员,连续三年为哈师大音乐学院少数民族传承班授课,取得良好效果。2010年8月,参加“第三十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黑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专场音乐会”。2010年9月,参加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荣获“山花奖”银奖。2010年11月,在大兴安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伦春民歌演唱大赛”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11年1月与德国音乐专家交流。2011年参加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院庆50周年音乐会演出。2011年9月,参加哈尔滨“东北亚区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及“东北亚区域农村与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培养国际研讨会”。2012年,撰写的“在继承发展中创新是鄂伦春民歌的生命”一文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12年6月,白银纳鄂伦春民间艺术团为国家领导人吴邦国等专场演出,展示了鄂伦春民族的山林文化,得到领导好评。2012年5月,应黑龙江省逊克县民族小学的邀请,参加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对鄂伦春歌舞小学校园传承的培训。2012年10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三套“国庆七天乐”演出。2012年12月,参加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族音乐展示会暨座谈会”。2012年12月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传承驿站”进行传承、录音、录像工作,并被特聘为艺术家。2012年12月,中央电视台七套播放白银纳鄂伦春民间艺术团“痛并快乐着的艺术团”。2013年参与编写《中国鄂伦春人物志》。2014年7月,白银纳鄂伦春民间艺术团传统民间舞“斗熊”参加中央电视台三套“越战越勇”演出。2014年11月,白银纳鄂伦春民间艺术团鄂伦春民间舞“大山的回声”参加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赴大兴安岭慰问演出。参加过黑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摩苏昆”说唱艺术第一期、第二期培训班。
关金芳除传承本民族文化之外,特别注重民族文化理论研究,这些年来认真、精心地探讨和思考鄂伦春民族文化的研究,撰写了几十篇论文,如“培养选拔鄂伦春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拯救鄂伦春民族语言具有深远意义”、“传统文化的重构对鄂伦春族社会发展的影响”、“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抢救、挖掘、保留、继承、传承、利用和发展势在必行”、“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重建与民族精神的振兴”、“鄂伦春文化的精髓是狩猎文化”等等。通过鄂伦春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国际、国内、省内的相关课题的研究使理论水平得到提高,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为今后研究鄂伦春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关金芳接待了多个学术专家、艺术家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生,积极参与鄂伦春民俗与音乐的传承与流变的研究,于2012年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作为民族顾问。
近几年来,带领白银纳村鄂伦春民间艺人到中国各流域的鄂伦春进行文化交流,建立了友情,促进了文化传承的力度。
2014年4月25日,策划、组织了呼玛县鄂伦春民族开江祭祀活动、鄂伦春民俗文化的展览、鄂伦春民间歌舞的演出及鄂伦春篝火晚会。2014年7月带领艺术团参加央视三套“越战越勇”栏目,并夺得梦想基金三万元。2014年10月带领白银纳民间艺术团到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进行文化交流,召开座谈会、鄂伦春民族文化的讲座,并联合演出,放开了视角,宣传了鄂伦春文化,建立了友好关系。
2015年4月底,策划、组织了呼玛县鄂伦春民族开江祭祀活动、鄂伦春民俗文化的展览、鄂伦春民间歌舞的演出及鄂伦春篝火晚会。并接受央视七套、黑龙江电视台、凤凰网、凤凰卫视等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与报道,为宣传鄂伦春民族、民俗文化,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2015年6月18日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第二十五届篝火节,并带领艺术团参加鄂伦春民族歌舞的展示会,所参加的五个民间歌舞都是关金芳搜集、整理、创作、编导的。2015年7月3-5日,带领艺术团参加中国国际游牧文化节的演出鄂伦春萨满舞《森林的保护神》、民间舞《一合温》、《斗熊》,向世人展示了鄂伦春民族的文化。2015年7月6日至8月5日为黑龙江省《鄂伦春语言》教材做翻译工作。2015年8月10日,带领艺术团为“2015中俄橡皮艇挑战赛—漂流中国”呼玛站进行专场演出。8月15日,在白银纳乡组织艺术团为“中俄文化大集”与俄罗斯民族歌舞团联合演出。当天,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在呼玛县白银纳乡建立研究生田野调查基地,并举行揭牌仪式。关金芳被聘为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客座教授。2015年11月16、17日参加牡丹江“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族传统音乐比较研究”研讨会,并带领艺术团与牡丹江师范学院进行文化交流。
关金芳是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艺家协会会员以及大兴安岭地区文艺家协会会员。
关金芳现居住于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
关金芳收集整理鄂伦春原生态民歌500多首。现在经常培训村民学习鄂伦春民间歌舞《依合温》、《龙头舞》等,并为鄂伦春孩子传承鄂伦春民歌、刺绣、剪纸等技艺。